基本概念

函数依赖:如何构造一个合适的关系模式,应该构造几个关系模式,每个关系模式由哪些属性组成等,都是数据库的逻辑设计问题,其中各个属性之间的依赖关系就是函数依赖。
例如:选课表中$(Sno, Cno) \rightarrow Grade$即成绩依赖与学生学号和课程号,或Sno和Cno决定Y。

设有关系模式R(A1,A2,…),X和Y为R的一个子集,则:

  1. 如果$X \rightarrow Y$,但Y不包含于X,则称$X \rightarrow Y$是非平凡的函数依赖
  2. 如果X不函数依赖与Y则记做$X \nrightarrow Y$。
  3. 如果$X \rightarrow Y$,则成为X为决定因子
  4. 如果$X \rightarrow Y$并且$Y \rightarrow X$,则记做$X \leftrightarrow Y$。
  5. 如果$X \rightarrow Y$,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子集X1都有$X1 \nrightarrow Y$,则称Y完全依赖于X,若存在$X1 \rightarrow Y$反之为Y部分依赖于X
  6. 如果$X \rightarrow Y$(即非平凡函数依赖$Y \nrightarrow X$)并且$Y \rightarrow Z$ ,则称Z传递依赖与X。

设U表示关系模式E的属性全集,F表示R上的函数依赖集,则关系模式R可表示为R(U, F)

  1. 候选码如果K为R中的属性或属性组,且K完全依赖于U,则K为R的候选码即K为决定R全部属性的最小属性组。
  2. 关系R(u, F)中可能有多个候选码,选其中一个作为主码
  3. 全码:候选码为整个属性组。
  4. 主属性为包含在任一候选码中的属性,反之为非主属性
  5. 用于建立关系表之间关联关系的属性称为外码

范式

第一范式
不包含重复组属性(即不包含非原子项的属性)是第一范式的关系。
第二范式
如果R满足第一范式,并且R中每个非主属性都完全依赖于主码则R满足第二范式。(所有的属性都完全依赖主码,消除非主属性部的部分依赖)

例如:$SC(Sno, Cno, Sname, Grade)$中$(Sno, Cno)$是主码,而又有$Sno \rightarrow Sname$,因此$Sname$部分依赖于$(Sno, Cno)$。

模式分解:

  1. 用组成主码的属性集合的每一个子集作为主码构成一个关系模式。
  2. 将依赖于这些主码的属性放置到相应的关系模式中。
  3. 最后去掉只由主码的子集构成的关系模式。

第三范式
R(U, F)满足第二范式,并且不存在传递依赖。

模式分解:

  1. 对于不是候选码的每个决定因子,总关系模式中删去依赖于它的所有属性。
  2. 新建一个关系模式,新关系模式中包含在原关系模式中所有依赖于该决定因子的属性。
  3. 将决定因子作为新关系模式的主码。

BC范式
当且仅当关系中的每个函数依赖的决定因子都是候选码时,R满足BC范式。
与第三范式区别:对于函数依赖$A \rightarrow B$,3NF允许B是主属性而A不是候选码,BCNF要求A必须是候选码。

关系模式的分解准则
模式分解要满足:

  • 模式分解具有无损连接性;
  • 模式分解能够保持函数依赖。
  1. 无损连接是指分解后的关系通过自然连接可以恢复成原来的关系,即通过自然连接得到的关系与原来的关系相比,既不多出信息、又不丢失信息。
  2. 保持函数依赖分解是指在模式的分解过程中,函数依赖不能丢失的特性,即模式分解不能破坏原来的语义。